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

【滨海之星】记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得主杨艳梅

2014-12-16 11:19:51 来源:青岛滨海学院

 

你不知道你的人生有怎样的风景和际遇,但要义无反顾。  ——杨艳梅

 

青春之梅的冷静绽放

——记青岛滨海学院学子,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得主杨艳梅

2014年11月8日,是一个平凡的日子,但济南山东教育电视台演播厅却在进行着一场不平凡的对决——代表2014年全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最高水平的前10名排位赛正在这里举行。现场有这样一个女同学,她身材不高,始终笑意盈盈。沉稳干练的气质,大气雅致的谈吐让人们印象深刻,最后,她获得本届比赛总决赛一等奖和本届大赛最具亲和力选手奖,她就是青岛滨海学院2011级商学院本科生杨艳梅。

1杨艳梅.jpg

更为难得的素质展示

“比赛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,还是说说比赛的插曲吧”。不出所料,传言中成熟机智的杨艳梅的确非同一般,一出口就让人看到她的理智和冷静。“对于这个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,我一开始并没想去参加,是有了老师的鼓励才参加的,很庆幸参加了这个大赛,否则我不会有那么多的收获和感动。”说到这里,杨艳梅尽管沉稳但难掩喜悦,“咱学校对我们参赛学生非常重视。暑假的时候,老师们不断地给我打电话,询问我比赛的进程及比赛准备工作。说真话,有时候那种关心的程度我始料不及,真的很感谢关心我、指导我、鼓励我的这些老师们。

最给人启发与激励的是比赛中关于亲友团的小插曲。决赛时,山东师大、烟台大学等所有学校选手都带着自己学校的亲友拉拉队,而我和刘英铭的“亲友团”只有我们学校的带队老师。刚到济南时,看到其他学校参赛选手阵容庞大,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。但话说回来,比赛最终看的是选手的综合实力和临场发挥,我们尽管在心理上有点孤独感,但比赛一路下来,我和刘英铭在心底还是积聚了不少自信。换句话说,我们已经适应了比赛的节奏,这些对手也都是几番比赛比下来的老对手,从内心来说,没什么忌惮的。从另一面讲,这锻炼了我们孤身突围、应对高压的能力:让我们学会在外界援助不对称条件下,不要硬顶,而应顺着高压往下走,以顺其自然的心态,迎接挑战,做好最大程度发挥与“边缘化”发展,其实这是一种最为难得的素质展示。”而事实上,他们在比赛中表现了足够的沉着,发挥出了应有水平。

2杨艳梅同学在大学生素质大赛决赛现场沉着应战.JPG

杨艳梅同学在大学生素质大赛决赛现场沉着应战 

经历与感悟是人生的财富

人在某些时候要学会内敛,这是杨艳梅此次比赛的一个感悟。她说,半决赛的时候,某老牌省属本科高校的一位选手表现得特别张扬,他会和每个人打招呼,要别人的手机号,为自己能够当队长而拉票。但这种张扬,不仅没有帮到他,反而让他很快遭到淘汰。群英荟萃的场合,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,有时还比谁更能沉得住气,更为冷静和理智,只有这样,才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。

“对母校的情感,只有经历了才有至深感悟,”杨艳梅说,“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日子里,和其他同学相比,我对滨海学院没有太大抱怨,也没有太深的感情。但当你走出校门,你才会发现你跟母校的确是一体”。面对山东省各大名校、重点高校的选手,身为滨海人的我们没有自卑,当然也没有太多自豪,但那种场合,却容易激发起藏在心底的一种最为朴素的感情,“我代表自己的学校,要为学校争光,而且,有时候这种想法比自己拿名次更为迫切,朴素情感的崇高或许就是这样”。获得本次比赛亚军的青岛滨海学院另一名选手刘英铭曾讲,杨艳梅在比赛过程中经常告诉他一定要为学校捧一个团体奖回去。由5010的复赛在济南举行,按照要求,比赛选手自主组团冲击决赛。毫无悬念,杨艳梅和刘英铭组成了一个最为牢固的比赛团队,说其牢固,不仅是因为是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同学,他们更有共同的冲刺意识和为学校争光的崇高信念。比赛过程,他们倾力合作,相辅相成,表现完美。从济南回青岛等成绩,他们一致认为,自己的组合按实力和临场表现,肯定能进前10名。结果不出预料,他们果真分别以第五和第九名的成绩,双双跻身前10名,双双获得进军排位决赛资格,并在决赛中以更大的自信和更为出彩的发挥,分别位列第二名和第七名,共同获得一等奖,并为学校捧回了团体奖。

3杨艳梅(右)刘英铭(左)为学校夺得团体奖后和臧月凤老师合影.JPG

杨艳梅(右)刘英铭(左)为学校夺得团体奖后和臧月凤老师合影

“身在滨海,我们总抱怨滨海制度严格,但当我们走出学校后,我想每一个滨海人都会体会到学校良苦用心,也会更加自觉地维护学校的荣誉,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滨海人”,杨艳梅对自己的最深感悟若如此总结。

 

要有一个不老心

全程比赛下来,杨艳梅的主要心理状态可用两个字来描述:“淡定”。她告诉校报记者,曾经的她也是怕失败,输不起,但通过在学校社团、学院办公室的锻炼,使她能够面对任何情况都可以平淡接受。平时的杨艳梅喜欢文静的笑,她开玩笑地告诉我们“爱笑的女生运气总不会太差”,面对困境时笑一笑,保持好心情,事情总会过去的。

杨艳梅大学生活一直很充实,她说自己也是个闲不住的人。在文理基础学院的时候,她参加了学院里的辩论协会,每天忙忙碌碌。一年后,竞选上了辩论协会会长。之后,日子更加充实。进入商学院后,又进入了学院办公室,帮助老师和同学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。从办公室退下来,她根据自己爱好选择了跆拳道协会。谈到这些经历时,她说:“很多时候,你觉得自己很空,没有什么内容可供支撑,但它都是你未来某个时刻绽放的资本。大一的时候,从来就没有午休过,既想干这,又想干那,有时候觉得就像个无头苍蝇,四处乱撞,劳累但不知道在忙什么。大二大三,过了大学适应期,在学校的各种锻炼,让她学会了用脑子想事情,知道了自己在忙什么,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进入大四,积淀的成熟已经开始发酵,知道自己该干什么,想要什么。现在,她说自己最想静下心来沉淀自己,多读读书,丰富自己的内涵,让自己变得更充实些。

关于人生,她的话十分睿智:“人一旦知道自己的运行规则就会变懒,所以,想进步,就要清楚自己的惰性所在,要不满足现状,保持一颗不老的心。还有,必要的时候要试着对自己狠一些,有些事就得要靠这股狠劲,当机立断;人生处处有竞赛,有些时候不是比谁更有张力,而是比谁更内敛。能收能放很重要。”

对于一般人,二十出头的岁月正是朝气蓬勃而冒失、积极奋进而粗疏的人生时段,可娇小的杨艳梅,却沉稳、冷静、睿智,甚至还有些深奥,那种气质和深度,犹如冬季雪野里绽放的梅花,明艳而冷静。对于未来,她说:“未来也许很模糊,但方向很明确”, “你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风景和际遇,但要义无反顾。”   

 冷静、睿智、毅力,定会支撑着杨艳梅能够越走越远!

(校报记者:闫菲、武欣欣、马文砚、盖静云)

 

【感悟心语】

诠释成长

——来自于比赛的记忆

杨艳梅

在咱们半决赛关于成长的微电影中,我曾写了这样的结束语“成长就像是一场单程旅行,沿途每一步都充满了风景,无需急于求成。成长不仅仅意味着你长高、长大,它更意味着力量、担当、承受与责任。有力量去握住爸妈的手,给予陪伴;有力量去握住朋友的手,荣辱与共;有力量去握陌生人的手,给予一份信任。无论繁华与平淡,都有独特的风景。或许这才是成长给予我们每一个人最好的意义。”最终这句话因为很多原因没有出现在短片中,却刻在了我心里。那是大赛所给与我的记忆。

盛夏光年

当我可以在众人的注视下从容表达,当我一步一步从台下走到那个大大的舞台,我说这十几步我走了十几年。从一开始要自己做一个独立、自强的人走到现在,每一步却是充满了故事。我出生在农村,当周围的孩子辍学出去打工挣钱的时候,我在为梦想努力;当发小结婚生子的时候,我还在为梦想努力;在这里,我要特别感谢爸妈,教会我吃苦、坚持和努力,一直给予我最大的支持。成长告诉我,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和人生的权利与方式,当然在选择后,更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。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人的,内心充满着渴望,所以我从小开始担任班干部,做主持策划活动,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。很多时候,你或许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空,很没有意义,但是那些都是你未来某一刻绚烂绽放的积累。要感谢老天,看得到某些人的努力;更要感谢自己,一直不曾放弃,可以让我等到那一天的绚烂。

温柔似水

从最初比赛到现在,我们走了很长很长的路。一路风景,定格每个瞬间。老师们细心的指导和支持,共同参加比赛的战友,大赛中细心的安排,都给了我前进的力量。在刚结束的半决赛中,真的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什么是团队与团队的重要性。我很喜欢的一句话“你不知道你的人生有怎样的风景和际遇,但要义无反顾。”大赛就是我大学生生涯中意想不到的风景和际遇,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。用义无反顾去相拥这份温柔似水。

4杨艳梅职业照.JPG

我相信最伟大的真理总是蕴藏在平淡的生活中。注定不甘平庸,我却享受这生命中顺其自然、自然而然的平淡。谢谢生命的馈赠,谢谢成长的记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编后专评

“小”细节彰显的不仅是“大”素质

刘志明

这两期校报,校报记者团的同学们先后对荣获2014年全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的刘英铭、杨艳梅两同学进行了报道。采访结束,稿子成型才发现,可爱的学生记者们在采写的两篇人物通讯中,把一个编者在指导时多次说起,二个获奖者也都谈过的细节,硬是疏漏了。

这个细节是:从初赛赛场到总决赛现场,刘英铭、杨艳梅两同学都和在校时一样,始终端正地戴着自己的校牌,那校牌上的“青岛滨海学院”和他们自己的名字,见证了他们比赛全程。这件事的确小,相比刘、杨比赛时“摧城拔寨”的魄力,绝类檐流对瀑布;相较全省大学生素质竞赛“榜眼”与“解元”的光环,更如星辉对太阳,难引访者关注,也貌似合情合理。

滨海学院学生校牌外观大众化,并不养眼;青岛滨海学院的名头和山东大学、中国海大更不在一个“档次”,这样的校牌,点缀着盛装出现在省级大赛决赛舞台,确实引发了我的“俗人”之思。

就“选秀”经验论而言,高端、激烈的现场选拔赛,除去实力这一得分主渠道外,选手外在包装与内在心理等非实力因素,对争取评委和击溃对手作用巨大。基于这点思考,问题来了:“外观大众且不养眼”的滨海校牌,绝非引人侧目的装饰,佩戴它上场,和外在包装绝不挨边;滨海学院就是一所民办的普通高校,绝不会象名校那样因声震遐迩而给选手增分壮胆。但现实是,自半决赛起,刘英铭、杨艳梅二位同学,始终是赛场带着校牌——而且是“滨海校牌”的唯一组合。他们胸配校牌,过五关、斩六将,一路高歌,直至凯旋。

校牌的价值何在?佩戴校牌参赛的动力在哪?这样的疑问,直至我亲闻亲见了两位同学的言行,才找到答案。

据臧月凤老师的现场回忆,2014年11月8日,大学生素质竞赛比赛结束,刘英铭发表获奖感言,第一句就是,“谢谢我的母校——青岛滨海学院”,这也是大赛前三名在获奖感言中唯一一个一开场就感谢母校的选手。

11月15日,编者邀请黄岛电视台宣传二位同学事迹,摄像时,杨艳梅同学对我说:“老师,能不能让记者把我们的校牌突出一下,给个镜头特写?要知道,在整个决赛现场,就是我和刘英铭戴着校牌”,说话间,眼角眉梢都是认真的笑,情感的真挚让我心里阵阵发热。

11月22日,记者团对二位同学采访,我在现场指导。杨艳梅同学说出这样的话:“对母校的情感,只有经历了才有至深感悟,”“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日子里,和其他同学相比,我对滨海学院没有太大抱怨,也没有太深的感情。但当你走出校门,你才会发现你跟母校的确是一体”。何等理性,却又溢满热烈。而世间,能把理性和热烈兼容一体的,除去朴素的真情,还有其他吗?而刘英铭也透露,杨艳梅在比赛过程中经常告诉他,一定要为学校捧一个团体奖回去。

篇幅所限,不再列举,这些事实,已经彰显了“其貌不扬”的滨海校牌对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:滨海校牌代表的是“自己”的学校,他们始终带着一颗爱校、荣校的心去接受挑战和检验。在灯光、盛装、欢颜与盛赞充斥的舞台上,当其他选手沉醉在“自我奋斗“的风光荣耀中,向观众展示自我的骄傲与豪迈时,杨艳梅、刘英铭那胸前朴素的校牌已经在宣告,他们才是“素质”大赛的真正赢家!

或许,“佩戴校牌参赛”的意义到此已经说清,也弥补了编者对记者团指导的“失职”缺憾。但编者好分析和“忧国事”的癖好让自己很难止笔。因为,我不认为这件“小事”彰显得仅仅是二位同学的美好素质,它可以引发更深的启迪与思考。

或许,佩戴校牌参赛,致力为校争光,其主题概括为爱校没有问题,但是,这似乎对二位同学爱校的程度认知不够。我们可以认为,同学佩戴校牌是学校规范的管理使然,他们具备了自我规范的素质;还可以认为二位同学对自己充满信心,对自己的学校充满自信。但我们无法否认,目前的青岛滨海学院,是一所夹生在山东省众多名校和重点大学之间的“平民”学校,和名校学子相比,她的学子很难没有一点潜藏于内心的“平民”意识。参赛之初,刘英铭就曾有过当“炮灰”的自嘲,而自嘲的本质是真情在某种程度上夸张与诙谐的流露。基于这种现实与理解,学子佩戴校牌参赛,难道不能理解成一种“平民学校”中的“平民学子”向“高富帅”学校及其学子发起冲击、展现自我的勇气与悲壮吗?在我看来,这种勇气与悲壮,才最能展现滨海学子的不屈与勇敢,最能体现他们与母校融合一体的心理与现实,体现出他们早已内化在心的“踏出校门,身负学校荣辱”的责任意识。

或许,二位同学面临毕业,我们还可以把这种爱校动因归结为即将离校的“母校情结”。这个,我不否认,他们的确透露过对大学过往生涯的留恋,表现出对最后时段的珍惜。但我们也必须承认,当前,中国高教整体功利化造就的“上大学交易”论,正在弱化与消解万千学子的“母校情结”,这种当口,类似二位同学的朴素情感就弥足珍贵。对于中国千万大学学子,尊师爱校是大家“学做真人”的应有之义;对于高等教育学校,要清醒认识到呵护、珍惜这种情感的迫切,并努力书写真爱,真心育人,在高校与学子共同的发展与成长中,延续、增强“母校情结”这一真善美的正能量。

 

往期回顾